武漢E地的前身主要是赫山農藥廠廠區,位于武漢市漢陽區,南臨琴臺大道,東抵京廣鐵路線,面積為242畝(16萬m2)。該項目由漢陽市政一公司和北京建工環境修復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接,由一公司第三項目部負責場內施工,為期一年。
根據招標文件《武漢E地綜合治理工程(施工)》和《武漢E地綜合治理工程 修復方案設計技術資料及圖紙》得知,E地經過場地污染調查與健康環境風險評估結果確認該場地土壤存在DDT、六六六污染,污染土壤的總土方量為29.68萬m3,主要分布在第一層(0-1.8m)和第二層(1.8-5m),少數分布在第三層(5-9m);本項目的污染土壤將采用異地水泥窯焚燒技術和原地生物化學還原技術進行處理與處置。
為減少土壤污染物的遷移與擴散,減輕對附近居民的影響,武漢E地的污染土壤應盡快予以修復;武漢E地緊鄰漢江,地勢低,該地區降雨水量大,雨水對該場地土壤的淋洗作用較大,雨水可能攜帶走土壤中的污染物而污染漢江下游水域,因此武漢E地的污染土壤也應盡快予以修復;武漢E地的地理好,面積較大,再開發利用的價值大(“對區域的商業、貿易、服務、文化、居住、娛樂等具有突出的帶動和提升作用”,來源于長江日報,2006-2-24),從再利用的安全角度考慮,武漢E地的污染土壤也應盡快予以修復,為盡快實現其再利用價值做鋪墊。無論是宏觀上該地塊的區域經濟地位作用,還是微觀上該地塊對周邊環境的生態協調,積極主動治理污染土壤是必然選擇,可避免因污染土壤引發的環境和社會影響事件的發生,確保該場地的土壤環境狀況可作為商業居住用地。
這是個非常特殊的項目,施工時都必須戴防毒面具、穿防護衣,即便如此人體還是有可能吸入污染氣體,一兩年內可能都無法將其完全消除排出體外,為此公司積極組織,為該工地民工隊伍都購買了團體職業健康保險,做好防范工作,并嚴格按照要求入場施工。
(致遠市政 第三項目部 潘亞嵐)